近日,北京市消防救援局制定发布消防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其中“依法申办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无需消防部门审批(备案)”的内容引发社会关注。
大型群众性活动为何无需消防部门审批?消防部门不参与审批,又如何监管消防安全?消防部门对此表示,无需消防审批并不意味着消防部门在安全监管和指导方面缺位,消防部门会按照“一事一策”原则,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大型演出前“求助”消防指导
7月2日下午,在国家体育馆,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一场文艺演出的舞台已现雏形。此次活动的主承办方和搭建方都是江苏企业,第一次来京举办文艺演出,对一些消防要求担心把握不准确,因此连同场馆方,向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求助”。该支队重点保卫处处长隋兴亮和同事到场指导。
在国家体育馆,一场文艺演出的舞台正在搭建。
隋兴亮说,大型群众性活动需要经过行政审批,但按照消防法的规定,消防部门并不参与审批环节,“消防部门会按照'一馆一策'原则,指导场馆完善不同类型活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也会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和消防技术服务指导,因此不存在‘消防安全监管缺位’的情况。”
记者现场看到,隋兴亮和同事的指导十分细致。在一个灭火器前,隋兴亮停下脚步,拎起灭火器和现场负责人说,“你看,压把有些变形,影响正常操作和使用,需要立即更换。”
隋兴亮(左一)和同事对舞台电气线路敷设提出技术指导。
文艺演出需要使用大量的LED设备,加上灯光音响,用电量非常大,因此,隋兴亮和同事查看的重点之一就是电气火灾风险,“每个悬挂的LED灯电源线都需要固定住,避免挤压和大角度弯折引发电线变形,使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线路升温。”
此外,文艺演出的地板、地毯和幕布等也是隋兴亮和同事指导的重点。在一卷尚未铺开的地毯边,两人查看了材料燃烧性能报告,同时用打火机持续点燃进行抽样测试,显示材料符合防火要求。
隋兴亮和同事抽测文艺演出所用地毯的防火性能。
据悉,除了筹备、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管,文艺演出进行时,消防部门还会派出消防救援人员现场执勤值守,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展会开展前 “请”来消防“过一遍”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一场博览会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这场17000平方米的展会将有100余家企业参与,前期已通过行政审批。
“今天展区搭建,明天摆放样品,后天正式开展,工期非常紧张。”本次家博会现场负责人孟琪说,“不论多紧张,安全第一位,我们今天邀请属地消防部门过来指导,这样大家都会比较放心。”
在 全国农业展览馆,防火监督员王桂峰(前排左一)开展消防技术指导服务。
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王桂峰对展区的疏散通道、线路敷设和用电安全提出指导建议:“堆物堆料不能堵塞占用消防通道,电源线路需要穿管保护,如有施工动火,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在‘企安安’动火报备界面进行报备。”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防火监督员开展消防技术指导服务。
“消防监管是一方面,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馆方、主承办方也要履行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活动前,主承办方需要做好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还要进行全员演练,让大家熟悉预案内容。”王桂峰说,“这期间主承办方有何诉求和需要服务事项,随时可向消防部门提出,我们会上门开展消防技术指导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