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容易依赖,能不用就不用?这一说法存在一定误解。
事实上,多数抗过敏药并非容易产生依赖。只有少数抗组胺药在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出现耐药性,但这并不等同于依赖。而且,在过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是必要的,不能因噎废食。
如果能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通过一般的抗过敏措施如保持清洁、避免刺激等,可能无需使用药物。但在过敏发作时,及时、适量使用抗过敏药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抗过敏药容易依赖而能不用就不用。
多学一个知识点
1.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抗过敏药种类多,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判断,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并参照药品说明书规范用药。
2.关注适用用药年龄。一般不推荐新生儿使用抗组胺药,6月龄以下婴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使用。儿童可遵医嘱优先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相比之下,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酮替芬)的中枢抑制作用显著,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3.规避常见用药风险。用药过程中,需格外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应避免与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等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合用,防止引发不良反应。
抗过敏药的安全性和疗效已得到广泛验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合理平衡疗效与风险,才能有效管理过敏性疾病。
(出品:健康报·谣言终结站科普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