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迎来了一项重要的医疗成果——首个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正式产生。这一数据集的诞生,标志着福建省在糖尿病医疗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对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精准的依据。它将有助于医生更深入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病情发展规律,从而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记者22日获悉,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构建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完成数据资产登记,获颁《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成为全省首个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为糖尿病精准诊疗、患者全周期管理、医疗科研创新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基石。
据悉,此次登记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覆盖2011年2月至2025年4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生的糖尿病相关医疗信息,累计记录数超5091万条,数据字段达105项,数据总量达到8亿字节,具备高度结构化、标准化和医学专业性等特质。这些数据资产将作为医疗机构在智慧医疗、科研创新、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数据基础,为多中心临床研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疾病预测与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标志着医院在推动数据资产规范管理与价值转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这些数据,蕴藏着破解疾病密码的关键。“通过分析数万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反应和并发症轨迹,我们能更快定位高危人群,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甚至提前预测病情进展。”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温俊平告诉记者,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数据资产的深度应用或将直接改善就医体验。基于该数据集训练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辅助医生快速识别早期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而多中心科研协作则能加速新药临床试验,推动治疗方案迭代。(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