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委积极开展“分类第一线”设施体验开放活动,26 处垃圾分类设施场所热情迎接访客。这些场所分布广泛,涵盖了不同的社区、商场等区域。访客们走进这些设施,亲身感受垃圾分类的流程与便捷。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他们对各类垃圾的投放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认知度,更为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州新供(永丰)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迎来开放日的首批参观者。 记者 沐方婷 摄
每年5月第四周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5月20日,福州市城管委在全市组织开展“分类第一线”设施体验开放活动,全市26处垃圾分类设施场所面向大众开放,让更多群众近距离了解垃圾分类不为人知的一面。
20日早晨,作为福州市首个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位于闽侯县荆溪镇的福州新供(永丰)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迎来了开放日的首批参观对象——来自福建东飞环境公司的一线员工与闽侯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干部职工。
进入分拣中心,首先看到的是一块信息实时变化的智慧大屏,它如同一个“智慧大脑”,实时掌握并分析着全市100个环保驿站的回收情况。
“我们分拣中心的厂区占地近3000平方米,加上管理人员,所有员工一共9人。”分拣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化解放了员工的双手:分拣中心内部装备数智化分拣线,配置AI光选机、智能分拣机器人,以及智能打包机、粉碎机等硬件设施设备,一天最多能处理60吨的废弃塑料。
从废弃塑料称重入库到智慧化分类分拣、压缩打包、分类储存,一路沿着中心的分拣线,很多参观人员第一次知道废弃的塑料是这样“变废为宝”的。
福建东飞环境公司垃圾分类管理员郑雨欣十分惊叹科技给垃圾分类带来的改变,分拣中心的运作模式刷新了她对可回收资源再利用的认知。
做好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改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点呢?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宣传阵地,覆盖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分类收集转运设施、两网融合网点、分类科普场馆等。
为充分挖掘垃圾分类设施场所潜在的宣教功效,市城管委将5月20日定为垃圾分类设施场所统一开放日。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应开尽开原则,福州统一开放各类垃圾分类的设施场所共26处,并邀请媒体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群众、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参加桶边督导、设施观摩等活动,让大家亲身体验垃圾分类转运处理各环节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