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轴线专题讲座在鳌峰书院隆重举行。这座历史悠久的鳌峰书院,瞬间成为知识的海洋与文化的殿堂。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满怀期待地静候开场。主讲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资料,深入地讲解了福州中轴线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建筑特色。从古老的城门到雄伟的宫殿,从传统的街巷到现代的地标,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讲座过程中,观众们全神贯注,仿佛穿越时空,领略着福州中轴线的千年韵味,为福州的历史文化深深折服。
城市中轴线是凝固的历史
福州中轴线专题讲座在鳌峰书院举行
18日,一场关于“福州中轴线——城市脉络与文脉传承”的文史讲座在福州鳌峰书院举行。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福州市政协文史馆顾问卢美松,福州晚报编发中心主任、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危砖黄分别在现场进行了分享,120余名市民到现场倾听。
卢美松作讲解。
讲座分为两部分进行。在“文脉中轴线的文化图谱”部分,主讲人危砖黄从福州建城史与文脉中轴线的形成、福州文脉中轴线的代表性节点、福州文脉中轴线的突出特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福州文脉中轴线的形成过程与特殊意义。他还详细介绍了冶山、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在福州文脉中轴线上的突出地位。
活动现场。
在“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演进”部分,主讲人卢美松沿着历史脉络,并引用众多历史名人留下的诗句以及史料信息加以佐证,向大家介绍了福州城市中轴线从汉代奠基,到晋唐定型,再到宋明拓展,以及近代的转型历程。
在对话环节,讲座嘉宾与现场观众就空间与文化的互动、中轴线的当代价值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卢美松认为,城市中轴线是凝固的历史,也是流动的传承,而福州的中轴线更是福州城市文化自信的基石。危砖黄认为,从“三山两塔”到“闽江之心”,福州的文脉中轴线既是一条文化景观带,也是一条文化生活带,是有福之州的“福”之所在。
本次讲座由福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福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福州市政协文史馆、鼓楼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泰街道承办。(记者 刘露/文 小汪 酷鱼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