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强化公众防灾避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5月12日起,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多部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为期7天的应急安全大课堂活动。活动通过“科普宣教+现场体验”的方式,让更多市民了解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消防疏散演练。
“着火了!着火了!”12日上午,随着一场消防疏散演练的开始,西城区“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拉开帷幕。演练模拟北京科学中心发生火情,单位员工有序逃离火灾发生建筑,单位微型消防站配合消防救援人员一同救出被困人员,扑灭火灾。
除演练外,西城消防还在北京科学中心广场设置了消防车辆和器材展示、逃生帐篷体验、消防宣传科普等多个互动区域,通过“沉浸式”体验和“零距离”接触,让市民轻松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消防器材展示。
在消防车辆和器材展示区,各式各样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车辆成为活动现场的“明星”,消防救援人员细致讲解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并邀请市民亲身体验穿戴灭火战斗服、操作消防器材,让他们过一把“消防员瘾”。
“低头、弯腰、捂住口鼻,跟随指示标识逃生……”在浓烟弥漫的逃生帐篷内,参与体验的市民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有序撤离。帐篷内逼真的模拟场景让参与者切身感受到火场的危险,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方法。
发放宣传资料。
宣传科普展台前,消防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展板、现场答疑等方式,向市民普及、传授如何避免火灾发生的技巧,如何自查身边的安全隐患的方法,面对地震应如何避险和逃生等防灾减灾知识。
“让我既了解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互动体验又学会了如何防范,这样的活动有趣又实用。”市民赵女士说。
搭建救灾帐篷。
据悉,在北京科学中心广场上举办的应急安全大课堂活动将从5月12日起持续至18日,为期7天,届时会有来自消防、燃气、森林防火、防汛、防震等领域的相关单位设立宣传互动展位,与中小学生、社区群众展开面对面交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