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支招如何科学冲刺体育中考。首先,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强度,如慢跑、跳绳等,循序渐进提升体能。其次,注重饮食搭配,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的摄入,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再者,要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提高第二天的训练效率。同时,在训练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受伤,训练后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酸痛。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避免过度训练、保证充足睡眠、摄入足够碳水
医生支招如何科学冲刺体育中考
眼下,体育中考正分批次进行,不少考生为了取得佳绩正抓紧训练。冲刺体育中考,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锻炼,考前应做好哪些准备?1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孙裕。
9日,福州十五中初三学生在训练。记者 叶诚 摄
“科学备考至关重要,考前运动要适度,过度训练反而得不偿失,充足的休息和碳水的补充也很重要。”陈孙裕说,体育中考是对考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在冲刺阶段,要做好休息、饮食和运动的合理安排。
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体育成绩的进步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学生的运动能力,二是科学的锻炼计划。据介绍,每年体育中考前后,市二总医院运动医学科都会接诊不少考生。这些学生多数是由于运动量突然增加,而前期或平时的训练量较少,尤其是肌肉力量不够,临时抱佛脚造成的损伤。
“特别是初一初二的时候,没有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还有的考生平时运动量偏少,要考试的时候猛地加大运动量,这就可能导致小腿肌肉损伤,以及膝关节软骨损伤。”陈孙裕建议,在考前的运动安排上,应避免过度训练,建议以定时的一两公里慢跑为主,让身体逐渐放松下来。慢跑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柔韧性,同时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大家切忌为了提分在短期内突然加大运动量,一旦造成下肢损伤,反而适得其反。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考生每天应尽量保证至少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泡热水澡、听轻柔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让身体各器官和肌肉得到充分休息。若长期睡眠不足,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影响肌肉恢复和生长,降低运动表现,甚至可能引发运动损伤。
此外,摄入足够的碳水至关重要。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应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如全麦面包、米饭、面条、土豆等,这些食物能够缓慢释放能量,为考生在训练和考试中提供持久动力。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避免食用过度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考生每天还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维持身体的水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