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毫无征兆,一罐炸伤7人!”
北京陈先生与邻居在野外烧烤时
刚用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
现场7人严重烫伤
衣物烧焦如“木乃伊”
类似悲剧频发:河南烤肠摊爆炸、贵州居民楼火灾、广西露营事故……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背后,暴露了卡式炉使用的哪些致命误区?消防实验显示,泄漏气罐遇明火仅3分钟即炸飞10米,威力堪比手雷。
随着天气转暖,露营季来临,卡式炉到底能不能用?记者走进新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新华东街消防救援站找到了答案!
卡式炉为何成“不定时炸弹”?
1. 气罐隐患:丁烷的“暴脾气”
卡式炉气罐内充装高压丁烷,一旦受热、碰撞或泄漏,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即爆燃,瞬间温度超1000℃。
新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新华东街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庞苏亚拉表示,常见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锅具过大:火焰沿锅底回烧至气罐,热量堆积引发爆炸(如广西玉林露营事故);
环境不当:强风、烈日、密闭空间使用,导致气压骤升或燃气积聚;
劣质产品:无过压保护装置或装置失效,无法及时弹出气罐。
2. 致命错误!这些操作=玩火
倒置/斜插气罐:液态丁烷直接泄漏,遇火瞬间爆燃。
暴力安装:强行按压导致密封圈破损,引发慢漏。
忽略异响:安装时听到“嘶嘶”漏气声仍继续使用。
保命指南:消防员亲授 “三步安全法”
1. 选购:认准“三道关卡”
查标识:产品需有厂名、合格证、执行标准(如GB/T 38522-2020);
验装置:过压保护功能必须正常,定期检查弹簧门扣;
避杂牌:拒绝三无产品,气罐切勿超过保质期继续使用(生产日期位于气罐底部)。
2. 使用前:细节决定生死
检漏气:摇晃气罐听异响,涂抹肥皂水查气泡,若瓶口出现气泡证明气罐漏气;
配锅具:锅底直径≤卡式炉侧盖,避免热量反噬气罐;
清环境:半径1米内无易燃物,远离窗帘、充电宝等易燃物品;
查锁定:听“咔哒”声:正确安装时会听到气罐与炉具弹簧锁扣咬合的清脆声响,表明气罐已固定。轻拉气罐检查是否牢固,若松动需重新安装,禁止强行按压或敲击。
3. 操作中:避开“死亡陷阱”
严禁倾斜:保持气罐直立,火焰稳定为蓝色,若呈黄色或跳动剧烈,可能漏气或安装不当,需关闭排查;
防风防晒:选择避风处,远离明火和烈日直射;
限时使用:连续加热≤1小时,避免气罐过热。
紧急时刻:黄金3分钟自救法
泄漏时:立即关闭气阀,开窗通风,禁用电器、明火;
燃爆时:用灭火毯覆盖火源,干粉灭火器扑救,切勿用水;
烧伤后:立即冷水冲淋15分钟左右,剪开衣物勿撕扯,速送医。
消防员呼吁:安全不能赌运气!
80%的事故源于疏忽!家庭、餐馆需配备灭火毯,露营携带便携灭火器!切勿图便宜选择劣质气罐!生命没有重启键,安全用炉莫冒险!
丨转自:青橙融媒记者 于梦圆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