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景区因用棉花替代真雪的行为引发广泛关注后关闭,并公开致歉。该景区原本试图以棉花营造雪景,或许是出于成本、资源等方面的考量。然而,这种替代方式却未能得到大众认可。游客们期待的是自然真实的冰雪体验,棉花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雪的外观,但在质感、氛围等多方面与真雪相差甚远。这一事件也提醒景区在打造景观时,应尊重游客的期望和自然规律,注重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此次关闭与致歉也希望能成为景区重新审视自身规划与运营理念的一个契机。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2月8日,成都邛崃南宝山旅游区发布一份关于“成都雪村”无法呈现的致歉信。内容显示,南宝山旅游区的雪村项目是基于天气预报春节降温会下雪,在旅游区内打造的一个网红打卡点位,属于旅游区内的一个景点,不另外收费。
但是2025年春节,天气暖和,雪村无法呈现,为了营造出“雪”的氛围,旅游区在网上采购了雪棉铺装,于大年初一开放,但事与愿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给前来观光的游客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得到广大网友反馈后,旅游区于初二开始清理所有雪棉,由于雪村项目无法呈现,而造成游客的旅游计划变化,南宝山旅游区深表歉意,如需退票可在游客中心售票处或通过原购票渠道办理退票。
南宝山旅游区的致歉信
此前,封面新闻曾报道,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游客被成都邛崃一处名为“成都雪村”的景区宣传照吸引,照片中有森林、大雪、小木屋,满足了人们对雪中村落的一切向往。
其在广告宣传页中更是注明:“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成都雪村更有性价比!”然而,此雪非彼雪。2月7日晚,有博主反映,该景区用棉花当雪,肥皂水降雪……“假雪”堆成的雪村在网上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