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替朋友熬药中毒身亡判赔23万
创始人
2025-01-14 19:11:59

女子替朋友熬药本是出于好意,却不想遭遇中毒身亡的悲剧,最终还被判赔23万,这一事件令人唏嘘不已。或许在熬药过程中存在着对药物性质、熬制方法等方面的疏忽或误判。从情感角度看,女子的遭遇十分不幸,而她的朋友也失去了友人并陷入这样复杂的法律纠纷中。这一判决也提醒人们,在涉及医疗健康相关的事务时,即使是出于好心帮忙,也需要谨慎对待,必须遵循科学与安全的准则,否则可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近日,据媒体报道,黑龙江一女子在家中为朋友尹某熬制中药时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该女子的女儿作为原告将尹某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认为,虽然尹某与死者是好友,但双方约定了(熬药)每10副药100元,事实存在雇佣关系。“死者虽自身存在很大过错,没有尽到谨慎义务;但被告作为雇主也没有尽到提醒义务。”

法院最终判决,尹某承担各项费用的30%,赔偿原告23万余元。

▲死者女儿将尹某告上法庭

本案中,尹某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责任的比例等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

北京市恒圣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子华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通常来讲,一方提供劳务对方接受的,此时双方存在雇佣合意,即属于雇佣关系,该合意可为口头或书面形式。本案中,死者与尹某达成合意,约定每10副药100元的标准有偿帮助尹某熬制中药,构成有偿雇佣。

魏子华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系对个人劳务关系侵权责任的规定。该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魏子华表示,本案中,熬中药行为的风险性较低,亦不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且死者作为成年人在自家中熬药,本身就应对自身安全尽较高注意义务,应对长时间开火熬药所引发一氧化碳浓度过高中毒的风险具有常识和认知。相对于尹某,死者更能控制和预防损害后果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作为雇主的“提醒义务”边界何在?

北京安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猛律师对红星新闻表示,雇主的提醒义务,需要结合雇员或承揽人的年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专业技能等情况综合判断。

“以本案为例,假如原告母亲本身经常熬药或做饭,尹某对其的提醒义务就很弱;而如果原告母亲基本没有熬药或做饭经验,尹某则对其的提醒义务则会多一些。”张猛说。(红星新闻记者 胡闲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得像春天!被福州的“蓝绿”治... “福州的天好蓝,树好绿, 气候也好宜人, 这趟来得太值了!” 这个周末 从上海来到福州旅游的...
新疆各地开展多样化消防宣传 筑...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
消防员亮绝活,学生体验后感慨“... 今天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怀柔区举办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这个特殊日子...
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火灾警... 燃气 为生活带来便利与美味 却也潜藏危机 一处泄漏,一个不当操作 都可能让温馨的日常陷入危险“囹圄”...
“火焰蓝”走进环球度假区 消防... 11月9日全民消防安全日。当天,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携手北京环球度假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