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元“驴友”救援费,已到账!
创始人
2024-11-15 07:20:53

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上山搜寻,克服地形复杂、山区通信全无、阴雨温度突降等诸多不利因素,经过18个小时的艰难搜救,10月27日11时40分许,救援人员在修水县境内大潭嘴山间的一处水沟旁,将5名失联“驴友”全部安全救出。

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5名“驴友”被追责

事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约谈当事“驴友”,对其违反政府管理规定,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探险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并要求5名“驴友”作为完全民事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经过协商,综合考量旅游者过错程度、个人承担能力和悔过认错态度, 5名“驴友”共同承担2万元救援费用,并签署了《具结悔过书》。

近日,5名“驴友”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2万元救援费用转入江西宜春奉新县财政账户,这笔费用将支付给参加救援的社会救援力量和群众。这是江西省首次对违规探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行为进行追责。

户外活动为何事故频发?

《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 户外探险事故高达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

从事故的项目分布来看, 登山项目占事故数量最多、涉及人员最多,高达545人,占总事故涉及人数的40.3%。

△2019年10月5日,游客甘某因擅自进入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迷路,当地组织50名救援人员进行搜救。根据法律法规,甘某获救后被处以500元罚款。(图/中国应急管理)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户外组织如井喷般涌现, 但其中不少都没有经过注册,领队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给户外活动参与者埋下了安全隐患。

此外,越来越多的“驴友”在追求刺激、争相打卡野生景点的同时, 缺乏户外运动知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也给自己带来了风险。一旦发生意外,需要动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实施救援。但救援不是“免费午餐”,“驴友”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共资源。

爬山时迷路被困如何自救?

近年来,“驴友”被困事件时有发生,掌握一些“荒野求生”技能很有必要。如果爬山时意外迷路,可以尝试这样做→

■ 设法发出求救信号

如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尝试其他路径。

掌握SOS求救法

SOS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在摩尔斯电码中用三点三横三点来表示。

夜间可用手电发出 三短三长三短的灯光求助,用手掌或布遮挡光源来控制灯光。

白天可用镜面反射来替代灯光,发出求救信号。

其他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受困求救信号,是在地面摆出较大的三角形。

■ 积极寻找水源

山谷底部、绿色植被下、草食性动物足迹频繁处很可能有水。在树木嫩叶上套上塑料袋,植物蒸腾作用也会在塑料袋内产生凝结水。

■ 搭建临时庇护所

可因地制宜或利用折断的树枝、树干、石块等搭建临时庇护所,以应对恶劣天气或野兽袭击。

■ 出发前切记这4点

关注预警

出发前密切关注当地天气状况,如遇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天气预警,应立即中断行程,切勿冒险出行。

准备充分

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机及移动电源等。

路线评估

切勿擅自冒险前往 未开发、未开放的山区、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区域,提前做好路线评估。

跟随专业向导出行

尽可能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可以最大限度远离风险。

小编提醒

户外活动要依法依规进行

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监制丨吴闯主编丨肖一为编辑丨那斓馨校对丨高少卓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布吉街道开展“安全+反邪”双轨... 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面向城市管家、环卫工人等一线工作者,组织开展了安全培训会暨反邪教知识专题讲...
鼓楼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以党建品... 党建“新活实”的“鼓检实践” ——鼓楼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以党建品牌建设护航创新发展 11月6日,...
“迟到”的锦旗 不变的温度 近日,福清市民陈女士手持两面锦旗来到福清市市民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将其中一面印有“专业高效 细致入...
原创 一... “非得等我撞死才能停吗?!” 山东某地,一女子长途驾驶犯困,将车停在高速应急车道休息,被交警发现后罚...
交通路手绘墙画出上海新村“前世... 留住城市记忆 记录时代新貌交通路手绘墙画出上海新村“前世今生”墙画重现了上海工人援建福州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