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发展优质生莱山区,再次迎来系列动作。
近日,莱山区举行了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聚焦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等六大领域,并透露了部分规划内容。
此次发布会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民生。
1、文化生活层面
文化建设是在其他城建配套完善的基础上,才会进行更深层次完善的一个领域。
围绕文化层面进行区域建设与旅游发展的思路,就是在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推动区域的旅游发展。
莱山作为近20年烟台综合发展的样板,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改善生活的首选之区。
因此升维文化建设,代表莱山正进入新一轮城市升级。
根据发布会信息,近年来莱山区通过不断开展各类文化群众活动、以街区为枢纽提升区域文化服务效能、打造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加强文旅融合发展等,取得了文化建设层面的不断提升。
根据莱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艺术科领导答记者问,未来莱山区在文化生活层面会有很多具体动作。
例如2023年,莱山区将依托即将落户莱山的北京迷笛音乐学校、迷笛中心等项目为契机,把原“凤凰韵”音乐节拟将升级为“迷笛梧桐之夜”,计划举办2场音乐节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乐队与本地乐队同台演出,以将影响扩展至全国为目标,提高莱山区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迷笛的带动效应很强,也会吸引其他品牌的文化项目,如网易云音乐、笑果文化等的系列演出。
2022烟台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海岸生活节,海岸生活节的重要部分就是海岸音乐节以及相关音乐活动。
近年来音乐节已然成为城市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山东各大城市的新名片。
2022因口罩的因素,烟台黄渤海新区与养马岛官宣的音乐节有延期,但当音乐节真正落地的时候,必然会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2023莱山区的音乐节活动,值得期待。
2、基础教育层面
教育从来都是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
作为烟台核心主城的资源富集地,近五年来莱山区累计投入12亿元,先后新建、改扩建学校16所,新增学位1.5万个。
同时莱山区还实施了强校扩优工作,探索“融合型”和“联盟型”两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推广。
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融合型教育集团3个,涵盖城区8 所中小学;联盟型教育集团7个,全区所有学校实现全覆盖。
2022年,莱山区与鲁东大学合作共建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下辖三个校区,同时以集团校为平台共建鲁东大学莱山基础教育研究院,在教师培养、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图源网络
根据莱山区教育和体育局有关领导答记者问:
近年来莱山区累计投入资金15.7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全区19所公办中小学的校舍有15所为近5年新建,占比75%。
去年以来有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金滩校区)、烟大附中(石明校区)、烟大附中(翡翠校区)、滨海路街道中心幼儿园、黄海路街道中心幼儿园等教育资源投入使用。
未来莱山区将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径,推动区域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3、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莱山区近20年的发展关键词,大到快速路、体育公园,小到停车场规划,莱山区均走在前列。
近年来,陆续打通了长宁路、凤凰北路、党校配套路等多条道路,总建设里程30余公里,总投资超30亿元。
2022年,莱山区将凤凰西路北延、虎山路东延、光大路作为丁字路断头路建设重点,目前均已开工建设。
此外莱山区2022-2024年拟规划建设13处公共停车场,可提供2664个停车泊位。
按照建设计划,2022年建设莱山区一中停车场、渔人码头停车场、河东停车场、永铭中学停车场4处,共900个停车泊位。
2023年建设烟台二中停车场、百伟国际大厦停车场、莱山集贸市场停车场、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停车场4处,共715个停车泊位。
2024年建设凤凰山水库停车场、芳华园停车场、竹林南路停车场、润华大厦停车场、莱山区第七小学停车场5处,共1049个停车泊位。
除了以上三个领域,这一次莱山系列发布活动还包括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础教育、社会帮扶等领域。
从具体内容看,此次发布会更多涉及的是基础民生工程包括学校、文化活动、社区医疗布局、停车场规划等。
所以这可以看作是,莱山在全域发展的大框架下,不断为城市建设填充新的内容。
4、多层次推进的莱山样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今年6月份莱山区发布了三个片区的规划意见,涉及海韵路城市规划、岱山片区以及凤凰湖片区。
这次提升的宗旨在于焕新区域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生活、增强市民幸福感。
其中岱山品区从山到海,依次构建了小镇广场、最美市场、山海小镇、烟台老味道、滨海高线公园共五大特色产品。
海韵路聚焦打造特色餐饮街区、网红打卡街区、便民利民街区。
凤凰湖、凤凰山项目:打造集活力休闲、滨水夜游、智慧体育于一体的城市休憩公园。
6月份三大片区规划,也是从基础设施入手提升区域城建面貌,塑造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
纵观当下莱山区的发展利好,大城建层面有快速路、陆港(高铁新区)等,重点片区目前主要聚焦于核心板块的城市更新与建设,加上这一次系列活动涉及到的实际民生项目,形成了由大到小,从宏观到具体的城市焕新方向。
作为烟台发展的样板区,莱山区这一系列动作实则更是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即通过一流的环境与城市焕新吸引人才,打造更加适合生活的城市配套,进而反向再次推动城市焕新。
从实际操作来看,莱山的优势在于过去20年积累了相当的底蕴与资源,因此不论在城市更新亦或城建落地层面均具有优势。
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莱山除了聚焦大的城建项目与内容,开始更加专注基础层面的城建,以及更加落地的民生项目。
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莱山区的发展显然更具科学性。
这也将成为其他各区市突破区域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