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黄渤海新区规划“含金量”

原标题:测测黄渤海新区规划“含金量”

四十多年前,中国一座“未来”超级城市横空出世。

深圳,在其经济和城建奇迹背后,提供了足以被其他城市效仿的城市空间设计范例,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86版总规。

在1986年深圳人口还不足30万的情况下,该版规划不但按照“特大城市”110万人口加以规划,更为市政交通等配套设施预留了近两倍系数的后续建设空间。规划中首次确立的“带状组团空间结构”,也成为规划界经典设计之一。

今天,当我们俯瞰烟台城市发展大框架,黄渤海新区作为省级新区承载了烟台突破原有城市发展格局、探索全新发展模式的重任。所以,新区的空间规划自然也备受关注,极具讨论度。

在黄渤海新区首版空间规划方案中:为何提出“双快模式”?为何选择北京路为新轴线?各组团与轴线未来会有怎样的联动?…

新区规划的“精明指数”

2022年6月,烟台黄渤海新区空间规划方案对外发布。该规划在空间格局上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一轴两带、两城三湾七组团”的总体格局引领新区发展。

整体来看,黄渤海新区首版规划非常符合“带状组团空间结构”。沿228国道拓展的城市发展轴,与北纬37°黄金海岸、南部环山创新带构建的带状线路,从北部、中部、南部三个方向串联起了新区未来的城市空间。

三条线路方向相同又各司其职,透过山海资源与城市核心干道资源,将开发区与蓬莱区进行链接并沿线谋划不同功能组团。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各个功能组团有着各异的边界,并非常规方正布局,而是根据组团定位与特性进行划分。在这个体系内,未来黄渤海新区空间规划有几点值得关注的内容:

● 一是注重生态保护,建设通山达海的大公园体系。

● 二是注重动能转换,完善港产融合的产业布局。

● 三是注重陆海统筹,打造北纬37°黄金海岸。

● 四是注重区域融合,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

● 五是注重绿色低碳,扎实推进碳中和碳达峰行动。

抛开其中的产业布局与绿色低碳只看空间规划,会发现在本次规划中,黄渤海新区明确了不同板块性质的开发利用与多样化的发展战略。

这一点,类似于城市规划的一个名词——精明增长。

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提出了以土地混合利用,紧凑设计,步行导向,多样化交通,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和自然景观,现有社区增强等为原则的城市精明增长模式。

精明增长在美国的应用多是基于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土地划分利用,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乾坤大挪移。类似于城市更新,但精明增长显然是先于城市更新对发展空间进行规划。

柳子河公园

黄渤海新区这版规划内容,则在新区初期就采用精细空间规划方案,大大减少了未来“大城市病”的发生几率。

同时,基于不同组团和新城、湾区的划分,植入产业、城建与生态提升等,进一步为新城未来城市空间提供更多可能性。

不论宏观或微观角度,都说明这份规划极具前瞻性与创新性。具体到细节而言,交通体系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规划运行的重要基础。

时代速度下的「城市绿洲」

在充满生命力的城市空间内,新区规划未来构建“快速轨道+快速通道”双快交通模式,推动多中心、多组团融合发展。

包括规划布局潍烟高铁、烟大通道等区域高速铁路,实施德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推动228国道改线,打造新区外围公路货运主通道,形成客货运分离的运输格局……

综合交通体系,是这一版空间规划中叙述最完善、体系最完整,也最值得期待的内容。对还未成熟的城市空间结构而言,布局综合交通体系有利于实现各组团、各湾区、各新城之间的联系。

而要实现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必须更加关注人的感受、城市空间协同和全过程规划管理。

● 一是要通过交通与空间协同、绿色交通优先发展,避免未来的“大城市病”,提升城市空间组织效率和城市竞争力;

● 二是借力科技发展,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多种形式的交通元素汇集;

● 三是通过空间规划体系约束和规划实施过程的管理,提高规划管理与城市治理水平,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烟台港西港区

可以说,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支撑和约束国土空间使用、优化空间结构、协调空间组织关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综合交通体系应基于多层次、多维度、差别化的空间发展需求,覆盖全空间、全要素。

新区首版规划明确的双快交通模式,以及多中心、多组团的融合发展方向,为黄渤海新区未来城市建设与资源流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整体空间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产融合」的破局之路

从顶层逻辑到细节支撑,黄渤海新区首版规划都堪称典范。

而在空间规划与交通体系之外,新区如何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的统筹发展,如何在规划空间内进行乾坤大挪移等话题,同样备受关注。

例如,黄渤海新区首先规划建设的“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布局于八角湾新城与蓬莱新城之间,空间约100平方公里,涵盖了规划的烟台临空经济区、黄石湾海洋经济区、蓬莱临港产业区等重点区片。

航天、海工、智能制造……是烟台的城市级产业名片,黄渤海新区则是集大成者。没错,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可以看作是烟台对先进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提升的一个样板。

之所以会选在黄渤海新区并且横跨两大新城,其核心在于实现产业升级与空间规划的协作统一。

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效果图

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周边目前规划有“海陆空铁”立体大交通枢纽体系:

千万级客流量的烟台蓬莱国际机场、4亿吨吞吐量的深水烟台港口群,以及双快交通模式等,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最完备的城建基础。

空天海装备智造城不仅拥有开发区雄厚的产业资源,更加持城市最完善的交通体系,新区布局崛起的大学城与科研院所也补齐了人才储备力量。

以此为基础,这里将进一步聚集知名企业,成为一处新的产业核心。

再看刚刚官宣不久的烟台国际葡萄酒城,项目北起黄海之滨,南至洪钧顶,西起澳门路,东至柳林河,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与八角湾新城紧密相连。

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是烟台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而此次的烟台国际葡萄酒城,将构建“一核、两廊、一环”为统领的总体规划结构,形成通山达海、拥湾发展的空间布局,致力打造亚洲葡萄酒卓越门户区和烟台产城旅高度融合示范区。

烟台国际葡萄酒城沉浸式主题体验廊规划图

烟台国际葡萄酒城的位置选择非常巧妙,其链接的是东部综合服务组团、古现智能制造组团和八角湾新城片区。这里不仅具备葡萄酒生产的各类条件,更具备传播葡萄酒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的基础。

这就是黄渤海新区,在战略、空间和硬件方面处处体现细节,而在规划、内容以及软件方面则不断突破。

别忘了,黄渤海新区可是叠加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综合保税区等众多国家级战略平台。

这里具备了为各个领域、各类人才、各种需求提供支持的基础,也是烟台推进三产统一的最佳示范地。

「城市先锋试验场」新路径

宇宙晶体效果图

仅从规划层面看,黄渤海新区当前的城市规划无疑是超前的,超前的重点在于规划要素与规划理念的双超前。从某些层面看,这一版规划相当于将其他城市2-3版的规划优势相融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深圳的86版总规,其实后期深圳又先后经历了1996年规划、2010版规划,以及2021年发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

可以看到深圳的城市规划间隔期基本为10年左右,即对一线大城市而言,基本十年时间就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一次迭代升级。

海螺广场

深圳最新版规划的亮点内容已经不是聚焦于一般的交通或城建升级。这版规划是国家规划体制改革后第一部覆盖陆海全域和“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实现“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是面向2035年长远发展、统筹深圳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纲领性文件。

亮点在:

● 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

● 更加注重空间资源的高效节约

● 从全球视野来谋划区域协同发展

● 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这些新规亮点,正符合黄渤海新区规划所提及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规划。

八角湾国际医院效果图

是在大框架明确的基础内,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现代化创新,是对一个高度复合化、综合化的空间进行效率提升。

可以说,黄渤海新区初步明确的发展方向将最先进的城市框架结构与现代化建设内容相结合,满足了未来10—20年的发展需求。

站位城市角度,黄渤海新区的启幕给开发区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二次创业的烟台开发区,有了更广阔的腹地。

对烟台而言,需要具备标杆性、代表性、有竞争力的新区板块,黄渤海新区担当起了CPU带动作用。

这处城市建设的先锋试验场,正澎湃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