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老岚水库工程建设、黄渤海新区建设、“五城驱动”、烟台海上世界项目、芝罘湾仙境、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建设、自贸区等20个重点工作。
任务完成时间大多为12月底。
据了解,山东针对16市自身基础,分别发放了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各市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共性,也展现出各自的独特优势。
山东一体联动意向越来越高
城市“抱团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山东16市也不例外,产业结构相似,产业类型众多,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全产业链,提升城市经济。
2021年,山东3大经济圈亮相,提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意在推动相近城市之间的产业交流,实现产业资源的聚合效应,形成“产业升级+政策创新+城市群”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山东作为传统制造业强省,推进城市融合,是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经济的重要机会。
本次同步释放16市公布重点工作任务,其意义也在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青岛: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全力争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立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链联盟,推进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运营……
潍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化“链长制”,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威海:新获批2个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新入选2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以胶东五市的重点任务公布为例,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交通规划上,还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上,各城市都在不断靠拢。
这也体现出,城市之间同步发展的意向越来越高。
烟台重点工作离不开产业、交通与民生
跟随一体化发展战略之下,烟台快速推进了快速路、潍烟高铁、芝罘湾、五大新城等规划。
2022年这些项目依旧是烟台推进的重点。
首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无论是黄渤海新区、自贸区还是 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等项目建设,都是在高质量提速制造业发展。
01
1、狠抓“双招双引”,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三类500强项目150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500亿元;新增高层次人才8000人。
2、持续开展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主体工程完成60%。
3、高水平推进蓬莱化工产业园发展,开工建设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
4、 聚焦“双碳”战略,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加快推进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等科创载体。
6、发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自贸协同联动发展,推出创新成果35个。
7、健全海洋牧场产业链,深入实施“百箱计划”。
烟台当前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在巩固现有产业的同时,不断引进战略新兴产业。
以此来激活创新科研、现代海洋产业等多种板块发展。
就如同业内人士所说:单靠技术、产品等某一环节的散点式创新无法完成产业升级;
必须将各主体有机联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产业创新,才能不断迭代不断保持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和先进性。
这就是烟台全面推行“链长制”的原因。
大力实施强链、延链、建链、补链工程,推进产业基地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其次,加快重点工程进度,焕新城市面貌。
02
1、加快黄渤海新区建设,组建设立新区市场化平台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开工建设总投资748亿元的35个项目。
推动起步区快速起势,在省级新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2、实施“五城驱动”,统筹推进幸福、八角湾、牟平、夹河、蓬莱“五个新城”建设,完成投资240亿元以上。
3、烟台海上世界项目,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烟台港指挥调度中心、财金大厦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4、芝罘仙境项目,完成朝阳街、所城里50个院落修缮,开工建设崆峒胜境,完成投资4.2亿元。
5、“一横两纵”城市快速路系统,建成高架桥10.8公里,隧道主体工程完成20%,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完成投资73亿元。
6、全面展开基础设施“七网”行动,加快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烟台机场二期建设;
基本建成潍烟、莱荣高铁(烟台段)桥梁与隧道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00公里等7张“网”。
重点工程的进展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城市建设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前段时间空天海装备智造城云端招商大会,集中签约4个重点项目,黄渤海新区的建设也正式拉开序幕。
塔山北路快速路发布招标公告:
项目西起现状黄金顶隧道西端,与拟建红旗路快速路衔接,南至现状塔山隧道南端,与在建山海路快速路衔接。
全长约8.07km,隧道长约7.66km,全线设置匝道出入口4对。
……
之前总说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城市功能性。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当前烟台的城市环境需要改善,这是民生需求之下的结果。
归根结底,产业布局,重点项目规划,最根本离不开一个词“需求”。
面对这些需求,烟台开始不断在人才引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多方面开始下功夫。
03
1、全力稳就业保就业,新设公益性岗位2.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0.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2、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20个、惠及7.7万户,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6874套。
3、全面推进10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比保持在70%以上。
4、加快老岚水库工程建设,枢纽工程重力坝混凝土浇筑、安置房主体完工,完成投资10亿元。
经济与环境并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素养。
二三产业融合,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制造业模式,也扩宽了滨海旅游城市的道路。
在众多规划之下,烟台未来的道路也将越来越宽。
2022年你最期待烟台哪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