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首部青年发展规划发布,事关每一位青年

原标题:烟台首部青年发展规划发布,事关每一位青年

烟台首部青年发展规划发布,事关每一位青年

3年筹集15000套人才公寓;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现城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确保青少年视力不良率每年至少下降1个百分点;每年至少举办50场青年联谊活动...这些都是烟台市发布的首部青年发展规划的内容,规划从青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年教育事业发展、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健康保障等8个重点领域聚焦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并有针对性制定了7项重点工程和25条具体发展措施,事关每一位青年未来的生活与发展,一起来了解下~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新时代需着重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落实青年思想引领提升工程,建设一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化“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打造一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不断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以及科学的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仪式教育和体验教育,深入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评价管理制度改革。每千人拥有幼儿园学位数持续提升,学前教育保障有力,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升学率不断提升。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升学。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支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烟台市青少年宫。扎实开展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小手拉大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3年内筹集15000套人才公寓

就业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要不断优化青年就业环境,激发青年创业活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扩大“青鸟驿站”建设范围,推广“烟台青年就业创业一线实验室”合作项目,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烟台学子看家乡”等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名烟台籍海内外优秀学子来烟实习实践。实施“一站式”政策信息推送服务,开设见习岗位推介专区。实施烟台“青年俊才·乐创无忧”行动。深化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基金、导师团队、孵化基地“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实施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升级“乡村好青年贷”“鲁青基准贷”等贷款项目,青年创业贷款总额持续增长。设立“烟台青年创新创业榜”,在市“双百计划”高端人才工程中单设青年类评审项目,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选树表扬活动,创建一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强化青年人才住房保障,3年内每年筹集不少于5000套人才公寓,5年内在全市设立不少于50处公益性“青年驿站”,配套设置“就业服务小站”。

青年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只有不断提高青年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才能保证国家经久不衰地发展。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实现城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在高校、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设置公益心理咨询热线。加强青少年视力低下综合防治,确保青少年视力不良率每年至少下降1个百分点。

实现共青团员100%注册为青年志愿者

让青年享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利用青年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利于青年人融入社会生活。推动各区市打造至少1处“青年会客厅”,引入打造一批脱口秀、驻场秀、VR等消费场景,鼓励举办电子竞技、文创大赛等文体活动,加快提升城市“青和力”指数。深化“青心烟台”品牌,引导青年开展积极健康的婚恋交友活动,每年至少举办50场青年联谊活动。稳步提高新增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青年比例,选聘优秀青年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监督员、调解员。引导和鼓励青年志愿者在“中国志愿服务网”进行实名注册,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库,实现共青团员100%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依法依规投身环境保护、助老爱幼等公益性活动。建立青联、青企协与国内外先进青年组织交流互访机制。大力实施“青春助农”工程,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政策体系,到2025年建立不少于1000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加强对青少年权益的保护,并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探索完善青少年代表列席“两会”机制。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12355服务台建设,推动“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双零社区”等创建工作。持续提升托育点、暑托班、课外看护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服务机构覆盖率。实施法定产假、陪产假和育儿假,对二胎、三胎家庭给与更多政策性鼓励和支持。持续优化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有效降低青年住房支出成本。持续推进“希望小屋”“微心愿”儿童关爱项目。配齐配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壮大青少年普法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开辟青少年“法治第二课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开办网吧、娱乐场所等相关规定。开展“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创建工作,落实分押分管、附条件不起诉、分类矫治等特殊保护制度。